天富登录|天富注册[平台招商网站]
新闻搜索
新闻搜索
新闻详情
国产化加速推进COCCOP环烯烃聚合物市场前景广阔!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5-03-08 18:56    文字:【】【】【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的进步也在加速前行。其中,COC/COP环烯烃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正逐渐崭露头角。华金证券最新发布的合成树脂行业快报指出,这一材料在光学、医疗和包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高分子化工材料产业的国产化进程。

  COC(环烯烃共聚物)和COP(环烯烃聚合物)是由烯烃与环烯烃共聚或环烯烃单聚而成,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例如,它们的透明性高、双折射率小、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使得这些材料在多个行业中成为首选材料。

  根据最新市场调查数据,当前COC/COP的消费结构主要集中在光学领域,其占比高达53.2%。其次是包装和医疗领域,分别占比25.3%和15.1%。这一数据表明,随着产业需求的不断增加,环烯烃聚合物的应用前景非常乐观。预计到2025年,光学领域的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55.4%。

  全球COC/COP的市场正在经历快速扩张。2018年,全球环烯烃聚合物的表观消费量约为6.2万吨,预计到2023年将增至8.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2%。在中国,COC/COP的消费量增长尤为显著。2021年,中国COC/COP的消费量约为2.1万吨,而到2022年,这一数据上升至2.3万吨,并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2.9万吨。

  此外,从价格方面来看,COC/COP产品的市场售价相差较大,依据应用领域和性能参数,产品价格在5-30万元/吨之间。例如,日本生产的光学级聚合物产品价格基本在12万元以上,阿科力COC的市场预测销售价格则在8万元左右。这一较低的价格不仅提升了性价比,也将激发下游需求,进一步促进市场扩容。

  虽然COC/COP市场前景广阔,但其技术壁垒极高,主要体现在环烯烃单体合成、茂金属催化剂、共聚产物纯化等核心技术方面,目前全球仅有少数企业具备实现COC/COP规模量产的能力。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三菱化学等国际巨头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日本厂商目前在环烯烃聚合物的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全球现有COC/COP的供给产能主要被以下四家公司掌控:瑞翁公司47600吨,宝理塑料35000吨,三井化学6400吨,以及日本合成橡胶5000吨。根据数据显示,在环烯烃聚合物市场上,国外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尽管国内COC/COP以往严重依赖进口,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科研力量的提升,相关企业正在逐步实现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的提高。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企业正在积极推动茂金属催化剂的国产化。根据工信部和国家药监局的联合发布,环烯烃聚合物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高分子材料领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许多国内企业已经进入了COC/COP产业化的发展阶段。阿科力、拓烯科技、金发科技等公司正在大力推进COC/COP的国产化进程。其中,阿科力和拓稀科技均已实现工业化量产,金发科技80吨/年中试装置也于2023年9月顺利投产。这一系列的进展意味着我国在环烯烃聚合物技术领域将迎来新的突破。

  综合来看,COC/COP材料在光学、医疗、包装等领域前景广阔。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工艺结构的优化,国产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逐步显现。因此,我们建议关注在这一领域活跃的公司,如阿科力、金发科技和万华化学等。这些公司有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推动我国环烯烃聚合物市场的发展。

  总的来说,COC/COP环烯烃聚合物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产化的加速推进不仅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也将使整个行业迈向更加成熟的阶段。希望相关企业能抓住这一发展契机,提升技术水平,扩大市场份额,为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类导航
分类导航
脚注信息
天富登录|天富注册[平台招商网站]Copyright(C)2009-2025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友情链接: